站在2023年,脱胎于混乱的2022年,我们渴望“弥补”失去的岁月,更期待再次见到这个世界。
世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需要尽快找到合适的方向,让我们的生活重回正轨。
消费电子市场正在迎来终端连接、数据传输和共享场景的爆发。 AIGC正在迈向工具化、通用化、产业化的“大应用时代”。
生活领域不断被分割,消费主义的狂欢正在退去,“理性消费”成为“智力”判断的新标准。
在今年的ifanRank中,我们希望为大家寻找想法和行动,让2023年更加稳定、更加温暖、更加美好。
气候危机让极端天气更加频繁,但谁也没想到,2023年的第一天,警钟就敲响了。
今年1月1日,至少有7个欧洲国家录得破纪录的高温。气候学家称其为“欧洲气候学上最极端的事件”。去年的“全球炎热”夏季也让更多人对气候危机有了更加切身的认识。
图片来自路透社
除了气候之外,能源危机、经济挑战、粮食危机等营造出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也迫使企业和个人陷入艰难的“生存”模式。
无论外部环境多么困难,我们都相信行动的力量。
2022年,我们介绍了全球各领域可持续行动者的180个创新实践,45家企业如何用“善”驱动业务发展,探索过去点亮明天的发展,让更多人看到它。确定性可以通过行动创造。
图片来自 Andrea Leopardi@Unsplash
迎接2023年,我们总结了10个不同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趋势,试图为明天的前进提供指导和支持。
挑战当下并永远变革
低碳转型引发“连锁”反应
♻️设计只有自我循环,才能真正“动人永恒”
♀️ 平易近人且有风格
绿色建筑并非“肤浅”
用好科技打破隐性“数字鸿沟”
️ 全球化思考,本地化思考
世界各地的女性,在荆棘时刻前行
️ 韧性城市,随天气而行动
商业+公益,乡村振兴更可持续
挑战当下并永远变革
Patagonia 联合创始人 Yvon Chouinard,图片来自《华尔街日报》
一味追求增长已经不现实了。重新思考企业能为社会带来的价值,成为大企业追求长远发展的唯一方向。
去年最“出圈”的无疑是户外服饰品牌,他们决定将未来没有再投资的超额利润投入到环保领域。
当然,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像巴塔哥尼亚那样“极端”,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商业向善”正在深入融入大企业。
在阿里巴巴首份ESG报告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希望未来通过两份报告让人们了解阿里巴巴:
一份是财务报告,一份是ESG报告。前者显示了企业的健康状况,后者看到了发展的可持续性和价值。
行动上,除了将ESG提升为集团战略外,阿里巴巴还在公司内部建立了三层可持续发展治理架构,并逐步将理念渗透到运营中。
此外,自2021年提出升级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战略以来,腾讯还从治理结构上推动内部ESG工作,并于去年发布了独立ESG报告。
低碳转型引发“连锁”反应
图片来自苹果
无论是出于投资者对企业的ESG要求,还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要求,“碳减排”已经成为很多大企业的“必选话题”。
在各个生产环节中,供应链产生的碳排放往往是最高的。一些估计表明,供应链排放量可能是公司自身直接排放量的五倍以上。
企业整体的减碳需求,将倒逼合作供应商更加注重“绿色转型”,使用清洁能源,探索智能制造,减少水的消耗。
在环境问题上行动较早的苹果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20 年,苹果宣布其全球企业运营已实现碳中和目标。接下来,苹果将推动供应链和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实现碳中和。
去年10月,苹果推出新倡议,呼吁其全球供应链解决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以全面实现脱碳,并表示将评估主要合作伙伴是否已经在苹果相关生产和运营中实现脱碳。产品。
从长远来看,在供应链上整合更加多元化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也是气候危机和能源问题下的风险防范措施。
♻️设计只有自我循环,才能真正做到“永动机”
On推出的Cloudneo跑鞋,图片来自On
让自己的产品成为自己生产的原材料,减少对外部回收原材料的依赖。自循环的设计理念才是真正的“永恒”。
这就需要企业审视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考虑产品设计是否适合回收(只有回收才能生产出新的原材料)、可能出现的废料(是否可以作为原材料)。其他产品),以及产品使用后的回收工作(服务模式是否让回收更加便捷和积极)。
目前,如果想要高品质地“回收”产品,产品要么必须使用单一类型的材料,要么必须易于拆卸和分类以进行回收。
去年,瑞士运动品牌On推出了首款完全可回收产品Cloudneo,该产品100%由高性能聚酰胺材料制成。
配合订阅服务计划Cyclon,用户可以在鞋子穿坏后更换一双新鞋,旧鞋将作为制造新Cloudneo的原材料。
在拆卸方面,Nike的实验团队ISPA打造了可拆卸跑鞋ISPA Link Axis,探索如何在不使用任何胶水的情况下将不同材料组合在一起并保持其耐用性。
♀️平易近人且有风格
荷兰霍格韦克的居民,图片来自《大学时报》
仅可访问的设计功能已经不够了。
这是一个用户重视自己感受的时代。设计要赏心悦目、时尚,让用户生活更有尊严。
日本Quantum公司设计的轮椅Wheeliy 2.0明亮的色彩不仅让使用者感到愉悦,其黄色线条也为使用提供了直观的指导。
同时,轻量化的Wheeliy 2.0整体设计紧凑,线条有力,不像传统轮椅那样呆板笨拙。
小红书和设计师Shaw设计的无障碍公厕不仅考虑了多元化群体的需求,还以愉悦的视觉效果创造了积极的情感价值。
在荷兰霍格韦克的“痴呆小镇”,患有痴呆症的老人不必被困在疗养院里。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和朋友聊天或者去餐馆或者看表演,因为镇上商店的服务人员都是医疗护士。工作人员“表演”了它。
荷兰Hogwijk的居民,照片来自E-flux
由于生活质量提高,老年人需要服用精神药物的比例也有所下降。
绿色建筑并非“肤浅”
Quay Quarter Tower,世界上第一座“回收”摩天大楼,照片来自 3XN
当我们搜索“绿色建筑”的图片时,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种满绿色植物的建筑。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建筑施工中更多的减少碳排放的机会其实就隐藏在一砖一瓦之中。
翻新而不是重建是一种方法。
澳大利亚悉尼的Quay Quarter Tower建于1976年,当时代要求它有“新面貌”时,业主明确表示希望保留建筑的结构,只对其进行翻新,而不是完全拆除和拆除。重建它。
改造后的码头季塔
改造过程中,丹麦建筑公司3XN保留了原建筑66%的柱、梁、板结构和95%的内墙,大大减少了材料使用和建筑碳排放,同时还优化了建筑的采光和遮阳。 ,降低运行能耗,增加使用空间。
Quay Quarter Tower 改造过程
这种大规模的圆形设计实践受到了业主和建筑界的广泛好评。
此外,支撑全球8%碳排放的混凝土也成为初创公司试图开发和改变的材料。
英国初创公司 Seratech 将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结合起来,打造出“碳中和”混凝土原型。
由 Seratech 设计的碳中性混凝土原型,照片来自 Dezeen
利用建筑垃圾制造新砖并不新鲜,但由英国建筑师卡莫迪·格罗克(Carmody Groarke)共同设计的再生砖Gent Waste Brick的生产只需要一个集装箱大小的处理器,可以非常本地化地利用当地废物。
用好科技打破隐性“数字鸿沟”
图片来自苹果
在智能手机相对普及的今天,更多农村地区的孩子也可以连接到更广阔的世界。
但调查显示,与城市未成年人相比,农村儿童上网更多是为了娱乐,更容易成瘾,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相比之下,城市未成年人更多地利用互联网获取知识。
这种差异正在造成另一个相对隐形的“数字鸿沟”。如何帮助弱势群体更好地利用科技,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新方向。
一直表示“教育植根于公司DNA”的苹果,多年来建立了多维度的教育股权项目。
在农村地区,苹果基于iPad和STEAM教育模式为学生打造更加生活化的数字化学习体验,同时还投资数字教育师资培训。
对于大学生,苹果多年来支持创新应用设计竞赛,鼓励大学生利用科技解决社会问题。
从 2021 年开始,苹果还将向年轻员工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通过“Today at Apple 创意营”项目,苹果为相对缺乏表达自我机会的年轻工作者提供了更多学习技术艺术和实践的机会。
️立足世界,思考本地
图片来自 Volkan Olmez@Unsplash
疫情让几年来的长途旅行变得困难,但也催生了深度本地旅行的新方式。
这种本地游拒绝打卡看风景,“买买买”不是王道。他们通常有更详细的主题、新颖的路线规划,并融入嘉宾分享,帮助小组成员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城市。
《看小山——可持续城市与交通》举办的“简之行”是为了纪念《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作者简·雅各布斯发起的城市步行活动,邀请您一起友好地参加公民了解城市规划的方式。
简之行将带领市民了解和观察杭州西湖的生物多样性;看看北京什刹海的滨水空间规划和胡同生活;并参观深圳景田公园综合体,探讨社区的构成。
imPACKED 是一家倡导可持续旅行的公司。你可以跟随他们参观广州的垃圾焚烧厂;组织团体游览上海,参观以可持续理念运作的二手店和回收作坊。
虽然现在行程码已下线,出行更加便捷,但这种城市漫步依然会成为年轻人对城市、对“附近”充满好奇的深入探索的切入点。
世界各地的女性,在荆棘时刻前行
《时代》杂志评选伊朗女性为“年度英雄”,照片来自《时代》
2022年为全球女性提供了诸多愤怒和绝望的理由——美国“罗伊诉韦德”案被推翻、22岁伊朗女子阿米尼因违反“头巾法”身亡、严重事件等该国的性别暴力。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女性为争取平等而不断努力。
在中国,“健康码”让大多数人学会了使用小程序,公益组织“源众”以此为契机打造(微信搜索“家庭暴力求助”)为女性受害者提供寻求帮助的最便捷方式。 。
与此同时,“女性”也成为2022年图书的热门主题,创造更多讨论和思考的视角。
在豆瓣“2022年度图书”榜单中,我们看到了用日常例子剖析社会性别歧视的《看不见的女人》《应得的权利》;小说《我的香》、《雪如山》写的是女性的人生经历; 《足利少女连续失踪》记录了日本调查记者清水清追寻失踪少女的始末;日本女权先驱上野千鹤与人气作家铃木良美在《从极限开始》中与12的这次交流,直面女性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认知矛盾与困惑。
绿茵场上,曼城女足宣布将放弃队服中的白色短裤,让运动员们再也不用担心裤子上的经期污渍带来的心理压力;而在今年的世界杯上,我们也看到了第一批女裁判执裁男足。
除了日常研究之外,英国物理学家 Jess Wade 还在维基百科上撰写了 1,750 多个条目,记录应该为人所知的女性和少数族裔科学家。
物理学家杰西·韦德,照片来自《人物》
在商业层面,越来越多的品牌也在“重塑”女性产品。
lululemon专门针对女性推出了一系列跑鞋,抛弃了鞋业界改造男士鞋楦的惯常做法,根据女性数据从头开始设计开发; DTC剃须刀品牌Billie’s也反对向女性兜售“体毛耻辱”,主张体毛就像服装、发型、化妆一样,只是一种风格选择。
2023年,全球女性将继续披荆斩棘前行,争取变革。
️韧性城市,依天而行
图片来自路透社
去年夏天,极端炎热的天气给世界各地的城市敲响了警钟,预示着未来我们将面临更多难以预测的“反常”天气。
为了应对这种新的气候常态,城市不仅必须对危机做出快速反应,或许还必须制定更长期的应对计划。
去年,我们在美国洛杉矶看到了一种新型冷却涂层的使用,该涂层被应用于缺乏绿色植物遮荫的社区的道路上。
西班牙塞维利亚市回顾历史,受到古代“坎儿井”技术的启发,在建筑物底部和墙壁修建管道,注入水以实现降温。
现在,美国各大城市的林业部门也在重新审查城市种植的树木品种,以选择更能抵御气候挑战的植物。
今年,相信我们会看到更多来自世界各地城市的回应,同时,更加快速、准确地评估和沟通极端天气对人体的影响也将成为焦点。
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实现“双碳”目标的政策与实践》提出,除了构建相关气候风险预警和评估体系外,还需要建立高温与人体健康预警平台和跨部门适应行动试点——识别气候敏感疾病和弱势群体,评估高温事件对人体的影响,提高准确性、先进性和有效性。针对性的早期预警。
商业+公益,乡村振兴更可持续
图片来自阿里巴巴
与过去的“精准扶贫”相比,“乡村振兴”要求社会企业对乡村有更深入、多维度的了解和支持。也倒逼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创新——基于商业逻辑发展。公益事业,为乡村注入可持续活力。
阿里巴巴“热土计划2022”借助综合平台的力量,产业振兴(为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为农村地区提供品牌营销支持)、人才振兴(培养本土主播和数字化人才)、科技振兴(选拔农村技术人员)结合农村具体情况探索适宜的技术应用)。
字节跳动利用社交媒体优势,通过抖音、头条等平台,近两年推介乡村文化旅游资源60亿次,帮助销售文化旅游产品3.4亿元,为乡村培养17万名新媒体人才。
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但这需要各领域反思最适合的实现路径。
无论我们身处哪个行业,我们都有机会改变和创造。
立即行动!
世界或许并不完美,但总有人在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ysjcc.com/html/tiyuwenda/9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