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青训的两个基本理念
在介绍中国篮球青训之前,我想有两个概念大家必须要了解。首先是目前谁在从事中国篮球青训?
这个理念非常重要,因为自全运会以来,中国篮球的主力力量长期以来都来自于自建的省级体育局。球员人事关系属于体育局的篮球队,从青年队到成年队,这种靠工作人员谋生的球队是国家体制下中国篮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很多球迷还是相信中国篮球青训还是依靠各省市体育局的现场支持。
这种情况在2013年全运会后发生了明显变化,因为从本届全运会开始,全国大部分省市体育局开始放弃大规模建立名额篮球队,转而与CBA球队合作或各省市的体校,并付费邀请其组队或邀请运动员参加全运会。截至目前,国内青训领域与体育局有关系的球队仅剩辽宁、山东、浙江三支球队。其中,只有山东队是体育局(暂)自建的,辽宁、浙江是与体育局挂靠的俱乐部。局里组建的队伍。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目前中国篮球青训从业者的结构不再是各运动队+国青队那么简单。他们转变成国青队、各职业俱乐部、省市体校、篮球学校、普通院校以及社会各类培训机构的员工。
第二个理念是青少年球员与青训机构的基本关系。
随着体育局球队数量越来越少,加上篮协对年轻球员的培养进行规范,年轻球员和青训队之间的关系变得相对简单。目前,国内青训机构之间存在两种关系。
首先,与青训单位签订培养协议,成为青训单位的训练球员。这种关系普遍存在于俱乐部梯队中。操作方式是俱乐部青年队教练走访各个学校、体校,或者由别人推荐。球员对球员产生兴趣后,与球员父母协商加盟,最后签署培养协议并代表俱乐部出战。竞赛。根据中国篮协的规定,要想成为CBA俱乐部的青训球员,仅仅与俱乐部签订合同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代表俱乐部两年并参加中国篮球协会组织的青少年赛事。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获得直升CBA球队的机会。然而,近年来,俱乐部并不是唯一与年轻球员签订协议的机构。千帆、都市传奇训练营等一些体校和私人训练单位也开始与年轻球员签订训练协议。寻求双方利益最大化。
二是学生主动入读有条件的体校、学校,取得学籍,代表学校参加国内各类高水平青训比赛。这种关系和普通学生的招生没有什么区别。以前,他们在国内连青年球员资格都无法认证。不过,随着CBA、U系列国青队、CUBA以及草根赛事打通人才流动通道,这类球员成为了中国篮球的又一后备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这两种基本关系外,所有国内青训球员都保留了学生身份。即使是俱乐部青年队的球员,俱乐部也会安排他们上学,防止球员为了篮球毁掉一生。
不过,这样的介绍对于国内青训的关系还是太笼统了。我画了一张青训体系的生态图,可以解释职业联赛、CBA俱乐部、各类青训机构、青训球员之间的关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入我们。做一些研究。
中国篮球青训的主力军有哪些?
说起国内青训的话题,球迷们最感兴趣的肯定是中国哪支球队最好?哪些领域最强。毕竟篮球是一项竞技运动,如果没有高低之分就显得很无趣。目前,国内青训力量可分为四种力量,即俱乐部青训、全日制、业余体校、全日制学校、社会培训机构。
俱乐部青训:
俱乐部的青训队伍中,表现好的球队并不多。 CBA近一半的球队刚刚开始青训,引进这一体系有一定难度。青训较好的球队中,深圳新世纪、广东宏远、浙江广厦、新疆飞虎、山东西王、北京首钢、浙江稠州表现最好。这七支球队的青训队可以说是国内青训的门面球队,球员素质最好,训练水平最高,俱乐部投入也最大。几支球队基本以全运会为周期,拥有20-30名青训球员两个梯队。球员来自全国各地,由俱乐部教练亲临全国各大篮球人才基地签约并经他人推荐。
从软硬件上看,这些俱乐部每年在青训上的投入比一些CBA俱乐部一线队还要多。他们不仅配备了与一线队相同的训练和比赛医疗条件,还聘请了外籍训练师、教练员和营养师。他们投资建设了自己的培训基地。表现最为出色的深圳新世纪,更是在国内首次推行“青训ab队”的理念。可以说,他们代表了国内青训的顶尖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球队中,山东队和北京队比较特殊。山东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支由体育局自建、全外教的青训球队,而北京队的青训方式则非常时尚。他们不仅自己签下球员,还有“老鹰计划”,同时也在与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寻找有潜力的球员。不过,由于这两支球队的运作方式以及这四支球队的性质都是相同的,所以很难对他们进行分类。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体育学校:
全日制和业余体校可以说是中国篮球青训力量中最大的力量。他们拥有良好的教学和训练资源,在国内青训各方面仅次于CBA球队。目前,中国篮协已批准注册国家高层次人才基地45个,其中全日制体校、篮球学校43个。参与篮球青训的当地体校也数不胜数。目前这些体校中,实力最强的有东莞篮球学校、深圳体校、广东竞技体育学校、焦作篮球学校、浙江陈经纶体校、浙江体育职业学院、常州体校、阜新篮球学校。学校方面,这8所学校常年占据全国前12名的位置。其中,东莞篮球学校获得U系列青少年赛冠军最多。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体校正在与CBA俱乐部合作。俱乐部派18岁以下球员进入体校代表队参加U17以下系列比赛已经成为常态。但体校式青训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在青训越来越贵的时代,体校的资金投入问题以及普通学校青训的兴起,都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他们。居住空间。
全日制学校
全日制学校堪称中国篮球青训的一支新兴力量。由于CBA、CUBA、草根篮球打通了人才通道,普通校队的球员也有机会成为职业球员。在目前家长普遍希望孩子一边读书一边打篮球的情况下,不少高水平学校球队成为了人才集散地。今年全国初中联赛,共有19支初中代表队和43支高中代表队参加男子团体半决赛。不得不说,学校青训的力量也是国内青训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另外,一些教育能力较强的学校也可以为球员提供相当不错的待遇。因此,清华附中、北京四中这样的球队在招兵买马时,往往能抢到不少职业球队想要的球员。在今年的青运会预赛和U15高水平人才基地比赛中,清华中学和北京四中均凭借豪华阵容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目前校场上有几支传统强队,分别是清华附中、北京四中、浙江惠普中学、明德中学、东莞光明中学、东莞四中、沉阳一中。 . 2 中学。这7支球队基本上代表了学校。团队中的最高水平。
社会培训机构:
这里的社会培训机构特指活跃在全国各地的篮球私立培训机构。具体来说,他们就像是王菲开办的王菲训练营。这类组织活动时间不长,但运作较为灵活,资金来源广泛,教练员和培训师待遇优厚,不受思想和制度限制。他们最有可能接受先进的国际培训方法。从发展来看,他们是四支青训队中最有前途的。
今年青运会预赛中,U16、U18组别中出现了大量来自社训机构的队伍。近两年U系列国青队的选拔活动中,刘钱豪、冯敖、熊浩宇等球员都是来自社会培训机构的球员。从能力上来说,这些球员并不比体校和俱乐部的球员差。由此也可以看出,社会培训机构在青少年培训领域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
目前我所知道的国内主要的社会培训机构有千帆训练营、都市传奇训练营、新火训练营等。这些培训机构的设备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上来说,甚至比职业俱乐部还要好。但由于社会培训机构独立运作,培训机构之间的运作水平和培训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并不意味着只要抢一个训练营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无论是俱乐部还是普通消费者。不管你是不是专业人士,在消费他们的培训产品的同时,你也必须具备一定的“识货”能力。
中国篮球青训赛事有哪些平台?
除了青训队伍之外,青训赛事平台也是国内青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逐渐形成三大青训赛事体系:篮协U系列赛事、大学生体协全国中学生联赛,以及以乃高、JR.NBA、和斯伯丁初中联赛。
篮协U系列比赛是目前国内水平最高、覆盖年龄段最广的青少年训练比赛。目前U系列赛事包括篮球小联赛、U系列全国锦标赛、U系列高水平人才基地赛、篮球校杯、U系列青少年联赛,涵盖U8、U10、U12、U13、U15、U16、U17 、U19、U21 九个年龄段。这些赛事每年举办一次,因此U系列赛事也比较密集。基本上,上半年打完全国锦标赛后,下半年就会打全国高水平人才基地赛。 U系列赛事可以为选手提供36-40场比赛。此外,近两年,篮协还组织了U系列赛事与国内其他赛事的交流赛。相信U系列赛事满足选手一年50场比赛的需求将不再是问题。
不过,U系列赛事也有自己的问题,那就是赛事水平一般,宣传渠道太少。前段时间,想要找到U系列游戏的相关报道和游戏视频几乎都很难,更不用说宣传和高水平的直播了。不过从今年开始,篮协要求U系列比赛加大宣传力度。虽然现在的水平还算一般,但是比之前默默无闻的情况已经好很多了。
全国初中联赛是教育领域最高水平的青少年篮球赛事,其所有权属于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目前,全国初中联赛设有两个年龄组比赛,即初中联赛和高中联赛。这两项单项比赛分为省预赛、赛区赛和决赛三个级别的比赛。省预赛前两名将获得参加分区赛的权利,分区赛前四名将获得参加决赛的权利。 2019年全国初中联赛分区赛,南北赛区共有19支球队参加,而全国高中联赛分区赛,南北赛区共有19支球队参加。 46支队伍参加。
在国内青少年赛事中,全国初中联赛的规模仅次于篮协U系列赛。从今年开始,U系列赛事将与全国初中联赛联动。篮球协会和大学体育协会将组织两个年龄段的交流比赛。该赛事首场比赛将于今年11月举行。
由内高、JR.NBA、斯伯丁举办的城市邀请赛是近年来在中国开始兴起的又一大型青少年赛事。这些比赛的版权均掌握在各自的赞助商手中,参赛球队均为与赞助商签约的校队。这类比赛的水平一般都很高,比如耐克高中联赛。是目前国内赛事包装、运营水平、赛事推广等方面最好的青少年赛事。有高水平的直播、高水平的活动包装、各大媒体平台的曝光。
然而,无论竞争的程度有多高,资源仍然很少。目前,内高、JR.NBA、斯伯丁三项赛事只能招募校队参赛,而且在招募校队时也经常遇到困难。此外,运动队学校和俱乐部青年队不在其合作范围内,因此比赛水平一直不高。这确实是一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
不过,有一个概念需要注意。全运会和青运会两大杯赛、全国初中联赛和城市邀请赛都不属于中国篮协所有,因此参加这些赛事并不能成为CBA青训球员认证的依据,如果你想成为CBA球队的青训球员,你必须在两年内代表俱乐部参加篮协的U系列赛事。
中国U系列国家队是如何组建的?
说到中国篮球青训,中国国青队绝对是青训的门面,也是中国篮球青训的巅峰。近年来,中国国青队的组建理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国家级球员的选拔分为四个过程:海选、训练营选拔、集训队选拔、最后组建国青队。如图所示
与过去相比,国家级球队的组建比以前完全依靠体育局和俱乐部推荐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今年,国青队的选择比往年多了很多。国青队的教练们既可以亲自观看青少年各大比赛,篮协也组织了国字号训练营的全国海选。今年上半年国字号集训营的海选中,男子U15、U16、U17三个年龄段的391名球员参加了海选,女子球员也有77名参加。
通过这里的介绍,我已经完成了这三篇文章中最困难的部分。中国的青训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门类,准确的引入这个体系的各个部分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还有一些地方写得不太准确。这是由于我缺乏专业知识和缺乏信息造成的。我觉得我什至可能会同情一些在幕后默默工作的年轻人。培训从业人员。不过,我还是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成为中国篮球青训的一张脸,让大家能够认识、理解。
中国篮球能走到这一步,实属不易。很多事情都需要社会舆论的广泛理解和支持。如果国青队输了一场比赛,整个中国青训就会被打死。谁说中国篮球青训坏话,谁就受到惩罚。会招致广泛的批评和指责,这样的言论只会给中国篮球蒙上更多的阴影。要知道,中国篮球青训也并非一无是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ysjcc.com/html/tiyuwenda/9516.html